张颂文:做导游时接待过很多“展翔”

时间:2022-10-10 02:11:22 | 浏览:4106

《心居》无疑是当下社会讨论度最高的剧集。女性角色中,顾清俞、冯晓琴这对明争暗斗的姑嫂,靠着剧本先天赋予的鲜明立场平分秋色,引观众纷纷站队;男性角色这边,“初恋脸”施源和“备胎”展翔原本也是势均力敌,投射了现实中女性择偶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心居》无疑是当下社会讨论度最高的剧集。女性角色中,顾清俞、冯晓琴这对明争暗斗的姑嫂,靠着剧本先天赋予的鲜明立场平分秋色,引观众纷纷站队;男性角色这边,“初恋脸”施源和“备胎”展翔原本也是势均力敌,投射了现实中女性择偶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一个角色都优缺点鲜明。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展翔”的真诚中和了他的俗气,愈发让人讨厌不起来。

大器晚成的张颂文近两年通过《隐秘的角落》《革命者》成功“出圈”,《心居》这类都市生活剧却很少涉足。《心居》导演滕华涛提到,演电视剧的中年男演员观众太常见,听到名字就大概知道演成什么样,邀请张颂文扮演展翔就是看中了他的这份“新鲜感”。

“展翔”本来是个文化水平不高,气质浮夸,靠炒房起家的“暴发户”。这样一个中年男人,对顾清俞专一,对冯晓琴仗义,处事油滑却不失少年气;在戏中能够站到投行女高管身边,在戏外收获观众的喜欢。张颂文一如既往令人信服的演技功不可没。

展翔虽浮夸但生活中却存在

北青报:滕华涛导演说,邀请您扮演展翔进行了大量说服工作,是什么原因最终令您愿意参与《心居》?

张颂文:滕导这么说客气了,也没有大量说服,主要是凑时间。这个戏需要三个月,但我的戏零零散散有30多天能拍完。以我的性格接了戏是不会离开剧组的。另外,看了前面五集剧本,我跟导演说不喜欢这个人。滕导让我看完,后面越看越喜欢,就接了。

北青报:一开始为什么不喜欢展翔?

张颂文:我看剧本时在房间试了试台词,如果用生活中习惯的方式是说不出口的,必须半开玩笑甚至有点浮夸才能说出那些话。我就很难过自己这一关——这个人怎么可以这么浮夸呢?我必须找到一个理由,一个人怎样的性格才能说出这样的话。然后开始在大脑印象中找这类人,一找就找了很多。自己既然对这类人是熟悉的,就试试去塑造他。

北青报:在您看来展翔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颂文:他很像我在深圳工作那几年认识的人。当时我在深圳做导游、领队。带着当地人去外地旅游。很大一部分客源是深圳本地人,我们叫“城中村”,这批游客很多就是收租的。他们的房产不是以套计,而是好几栋楼(笑)。我记得当时有客人跟我讲他有八栋楼收租……印象中他们跟展翔挺像的。我不能说他们没有文化,可能时代造就了这样一批人,学历不高,但见识很广,很想后天提升自己——展翔也是这样,如果按照原著和剧本呈现,他16岁就到上海了,高中都没有上完,顶多读了高一。他爱学习,英语、钢琴、舞蹈,当然他有私心,只有提升自己才能配得上顾清俞。顾的阶层离他是遥远的,好学是展翔的特征。第二,这个人的性格是暖色调的。他希望周围人都开心,可以理解他是个服务型人格。第三,我认为他是个很自卑的人。追求一个女生,难道学了什么东西就能追到她吗?展翔就是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是因为英语不好顾清俞才看不上他。但是有一天他的英语达到一定级别顾清俞就会爱上他呢?旁观者很清楚那是不可能的。第四,原著里顾清俞父亲顾士宏对展翔有一个评价让我一下找到了这个人物的根,“轻狂无状,张牙舞爪,肤浅的像一个小学生”。大概我就是从这几方面入手的。

找有多套房子的朋友体验生活

北青报:这次为展翔都考据了什么?

张颂文:一开始跟滕华涛说,我对一个角色不相信,所以不能演。前五集每一个情节都有很多问号不能理解。比如他喜欢一个女生,怎么能当着她的同事说:“她是我的女神”——当众夸奖自己喜欢的女性,这份喜欢到底是真是假?包括他不满20岁就在上海买了第一套房,钱从哪里来?怎么会有那个魄力?当时上海房价不贵,3000元一个平方米,但那是现在我们认为的不贵,回到那个年代买100平方米也要30万元,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在回答这些问号的时候,一点点说服自己。到了上海,我问周边朋友认识这样的人吗?答案是,很多。他们吃了时代的红利。我这个朋友有多套房产,那天他带我参观住的地方,风格跟展翔很像,不停介绍家具是从哪里定制的,酒窖恒温花了多少钱,品味倒谈不上(笑)。

那天我是早上去,吃了晚饭才离开,挺感谢这帮朋友给我这么多时间。但是很奇怪,相处下来,我对他有很大改观。他说话也挺浮夸,但我觉得他挺真诚。记得我问他算不算财务自由,他说看你怎么理解财务自由,我现在身家比起几百个亿的就不算什么;我又问过亿身家生活有什么不同?他回答:“一模一样,你看我穿的衣服也很普通,几百块一件。唯一跟以前的区别就是,每次吃饭不需要朋友买单,去超市买东西不看价钱。其他没变化……”

当你打很多问号,目的就是得到一个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说服自己,展翔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一类人。包括他的爱情观。这跟钱没有关系,跟性格有关系。这样爱情观的人身边也很多,某个女性朋友告诉我她老公从高中开始追,追到读完研,十几年。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为什么不相信呢?所以从最初看剧本不相信,到越来越相信。

和海清一样演戏时喜欢即兴创作

北青报:您在创作时喜欢即兴创作、临场发挥,能不能透露下展翔哪些是您比较满意的设计?

张颂文:我跟海清演戏第一天就采取不对戏,都是成熟的职业演员,只要知道这场戏的最高任务是什么直接来就行。所以跟她每场戏都有即兴成分,印象最深的是冯晓琴跟展翔告白那场。跟海清看剧本的时候我俩都读出了冯晓琴其实是真的在跟展翔告白。但我俩很难过一关:认识了十年的这样两个人,如果喜欢怎么在这个阶段才发生?于是我俩商量要不然以开玩笑的方式来演这场戏。一开始我打算听完她告白就装傻,但我听着听着很感动,哭了。等到这场戏快结束时我突然分了下神,心想“哎呀跟我俩刚才商量的不太一样,是要开玩笑的,怎么变成这么真诚了呢?”于是两个人就加了即兴的成分进去,成年人的表达没有必要把话挑明。

北青报:您觉得展翔如果跟顾清俞在一起会幸福吗?

张颂文:孜孜不倦追求她将近十年,如果在一起了我肯定觉得很幸福。但展翔不是一个傻子,他能洞悉到顾清俞不幸福。如果爱一个人,你察觉到跟你在一起并不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手。

北青报:目前观众对您的表演都交口称赞,但是对展翔这个人的评价却两极分化,有人特别喜欢,觉得顾清俞错失良缘,有人觉得他们两个世界相差太远,确实也不是良配,您如何看待?

张颂文:我能接受所有观众的评价。演员塑造一个角色,应该允许观众进行点评,什么结果我都能接受。如果你觉得我们在一起合适就祝福我们,如果觉得不合适,那么生活中就别犯展翔的错误。

清楚自己擅长哪类角色但想改变

北青报:展翔对顾清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有人说表面看展翔是因为爱顾清俞才追求风雅的所谓上流阶层生活方式,但实际上是因为内心渴望改变暴发户身份,才去追求顾。顾清俞和钢琴、红酒、英语一样,是他改变出身获得尊重的一种渴望。

张颂文:在我看来爱情才是他的第一动力。展翔在上海有十几套房子,还需要社会对他的认可吗?严格来说他这种文化涵养不是太高的人,他会觉得有钱就是最大的认同。我想跟一个人在一起,对方为什么不能接受我?一定是我做得不够好,是我的修养不够,品味不匹配——他去顾清俞工作的地方等她,发现跟她一起工作的同事,原来白衬衫是用袖扣的,原来领结是这样打的,原来人家是开这类车的,原来是喝这种难喝的咖啡,他在慢慢靠近顾清俞时发现,难怪你不喜欢我。我没有做到这些。

北青报:《心居》的优点是它有烟火气,通过表现生活细节而自然流露出阶层的碰撞。但是近年市面上大部分的都市剧还是“塑料感”的,这是您很少涉足此类题材的原因吗?

张颂文:是因为我的选择不够多。好比一个电影电视剧播出,偶尔朋友会发信息给我,看了那个演员塑造的质感,会觉得“要是你来演就好了”,问我你为什么不去呢?我心想,我都压根不知道有这个戏。对我而言只要正常条件合适,我的第一要素是对角色有没有创作欲望。

我很清楚自己擅长哪类角色。如果一直演,一年三个一样的角色,三年过后九个一样角色,做这个行业的意义又是什么?做演员最让人快乐的不就是透过角色体验短暂的不一样的人生吗?!角色没有重复是我最看重的。我今年45岁。70岁之前,生理和脑力还能当演员的话只剩下25年。一年只能拍两到三部,接下来事业上我怕可以选的角色连100个都不到。为什么不让自己在这几十个角色中做些有意思的事情?

北青报:今年还有什么可以期待的角色可以在荧屏上再次与您相遇?

张颂文:下半年可能会有扫黑题材的电视剧《狂飙》播出,也是一个非常颠覆的角色。这两年我能挑到自己喜欢的、有创作欲望的角色,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

杨文杰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相关资讯

科普需要好“导游”

【光明时评】作者:王石川(媒体评论员)近日,国家层面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为科普工作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到203

一位上海导游的疫情两年

疫情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林昣玥不止一次想到自己曾看过的两部电影中的场景:一部是《投名状》。李连杰从战场上死里逃生,到当铺当掉了盔甲佩剑,问人家哪里有饭吃,人家跟他说“去大街破房子前蹲着”,他乖乖地就过去蹲着了。另一部是《东邪西毒》。张学友饰

走进朝鲜,美女导游顿顿有酒有肉,每月收入上千元,妥妥的白富美

走进朝鲜,美女导游顿顿有酒有肉,每月收入上千元,妥妥的白富美。中国人去朝鲜旅游,必须要有导游带着才能正常旅行,因为目前朝鲜旅游只限于跟团游,还没有人能在朝鲜进行自由行的。朝鲜是个封闭的国家,不光对游客这样,对自己人也是这样。举个例子,朝鲜开

线下带团遇阻事业停滞导游谋求转型寻找新风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时斓娜阅读提示疫情让旅游出行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让导游们的日常业务被迫暂停。对他们来说,与突然的闲暇相伴的,是事业停滞后的生活压力。为此,带领旅游团队四处欣赏风景的导游们开始摸索转型,或成为线上导游主播,或重新学习知识,

导游得有新出路

门凤晓中国网时事评论员近日,因“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又引起社会对导游这一行业的广泛关注,随之导游带团亏本垫付费用,导游职业无保险、危险性高,导游服务质量差等等相关问题也相继被频频曝出。如今,受淡旺季、导游市场的不确定性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

法治时评:导游职业应向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进阶

王心禾  不久前在福建厦门鼓浪屿,一名拒绝额外消费安排的游客被导游威胁“信不信走不出去”,事后当事导游及相关旅行社被依法处以罚款、列入“鼓浪屿综合惩戒主体名单”、取消带团上岛资格、吊销导游证、将当事导游列入旅游市场黑名单等多项行政处罚。12

疫情之下的导游从业者:4个月零收入,余额仅剩826元,八成导游停工

​记者/张蕊 实习记者/郑欣悦 林亦桥编辑/石爱华 宋建华诸亚楠是一名西安地接导游,图为疫情前的工作照还完4月份2500元的花呗账单和3756元的信用卡账单,李云的存款只剩下826元。 分期购物时,她万万没想到,作为一名导游竟会连续4个月没

私人导游APP到底是不是一个伪需求?

本文笔者对一些旅游App的私导模式,以及其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来与大家探讨:私人导游APP到底是不是一个伪需求?在去年和原来关系较好的同事晓峰同学讨论过私人导游市场及产品的问题,至今缠绕心里念念不忘,总有落地产品的冲动。但是,在行动前有关私人

「黄金周换岗体验」十一黄金周,在南京做导游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央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钱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十一黄金周,外出旅游是很多人的假期关键词。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黄金周换岗体验”,带您来到江苏南京。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每逢节假日,前往南京

辞职女导游:报团旅游,尽量做到“3不要”,这样旅途会更轻松

这几年中国发展快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国富民强”这句话体现的中国也是淋漓尽致。国家强大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变化,在满足物质生活之后,开始追求精神的享受,在空闲的时候也都会选择出去旅游,放松自己的心情。人们在外出旅游的时候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奈雪的茶会员日NFT数字藏品平台大全盏记燕窝斯达半导A股无名电影影评网生物科技网儋州新闻头条网丽水新闻头条网会计学习网自贡新闻头条网奥运会资讯网许昌新闻头条网百色新闻头条网天堂寨旅游攻略西庐寺旅游网
旅行社信息网-云南旅行团旅游报价查询、旅行社排名前十名、云南本地旅行社报团、康辉旅行社旅游线路、caissa凯撒旅游、锦江旅游、广东中旅、众信旅游、广之旅、春秋旅游、南宁中国青年旅行社、桂林旅行社三日游、旅行社、芒市旅行社报团、武夷山旅行社报团、云南旅行社纯玩团、旅游团、旅行社旅游线路、大连自由行导游推荐、昆明国际旅行社报价、云南5天4夜自由行攻略。
旅行社信息网 omlc.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