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02:28:24 | 浏览:4948
面对资金、发展等问题,旅行社行业如何在疫情中展开自救?文旅行业如何借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行业复苏作准备?未来旅游行业还将有哪些新机遇和增长点?带着问题,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与深耕文旅行业的一线企业家和行业组织展开对话。
嘉宾:
广之旅董事长、总裁 朱少东
要出发旅行网联合创始人 陆威
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秘书长 郑文丽
广州翰邦国旅总经理 何宇峰
◎聚焦1:疫情之下,旅行社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如何开拓新市场或新业务?
朱少东:旅游业需快速累积线上资产
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一个“休克期”,同时也是“休整期”。近期广之旅就通过紧抓销售端、产品端人员培训,优化内部作业流程提升管理效率,聚焦“新生活方式”,推动涵盖新客群开拓、产品迭代、客户体验优化的新商业模式研究等举措,勤练内功、做好准备,为旅游行业的重启而蓄势待发。
同时,疫情下线上生活方式也加速对消费者生活方式、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与洗礼,线上链接与线下体验已然成为标配。但旅游天然的线下属性,意味着“云旅游”永远无法取代实地出游。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旅游业需要快速积累并精细运营线上资产,借助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的力量,实现从线下到线上全覆盖的跨越式成长。
陆威:疫情期间做强“内功”
在整个行业都按下暂停键的时候,“要出发”也做了一些实践。除了充分保障用户的权益,我们还基于用户需求做了全新的互动尝试,更进一步了解用户的需求特性。此外,我们也做好战略规划和内部管理,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提升。并且与合作伙伴在疫情期间保持不间断的沟通,为行业复苏做好准备。
郑文丽:行业正在积极寻找生机
在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之余,行业也应该有自救意识。事实上有了一个停业间隔期,也给终日忙于业务的企业有了一个喘息空间,很多旅行社企业组织员工进行各种主题的线上学习和培训,通过交流学习开拓视野,启发思维,开发创造力。当前旅行社并非坐以待毙,而是在积极寻找出路,寻找生机。
何宇峰:必须摆脱“同质化”竞争
旅行社本身属于轻资产行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很弱,所以必须摆脱过多的同质化产品竞争。同时疫情使人们产生了更多对线上业务的依赖,旅游企业可以进一步开拓线上“云服务”的旅游配套产品和业务。
◎聚焦2:当前旅行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怎样开展自救或建议政府出台怎样的对策?
陆威:企业要想方设法争取现金流
旅游业是这次疫情影响的重灾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旅行社在业务基本完全停滞的情况下,还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现金流遭受重大考验。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包括税收减缓、租金免减、暂退部分保证金等等,但是这些都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企业要展开自救,想方设法争取现金流。
在应对疫情过程中,“要出发”全员上下针对疫情变化快速地调整了生产计划,使损失降到了最低。比如深耕资源端的社交电商平台“云客赞”,是在公司原有业务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涵盖了周边旅游和本地生活的各个类目,通过社交传播和裂变,为用户提供各式生活产品和服务。
何宇峰:租金和工资仍然是企业当前最大压力
目前旅行社的财务压力很大,主要体现在租金和工资两个方面。在租金方面,虽然政府不断鼓励倡议疫情期间减免租金,但由于大部分的旅行社所租赁的物业的业主都是私企或私人,能否减免租金,只能与业主进行协商,而减免租金意味着业主的收益受损。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对于在疫情期间减免旅行社租金的业主,同意其减免的租金可以冲抵业主(私人或企业)将来的税费,这样业主就有支持及动力去减免对旅行社的租金,从而缓解旅行社的生存压力。
郑文丽:呼吁游客给予旅行社更多信任与配合
除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旅行社还面临着门店租金、员工成本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加上国内外很多供应商目前还未能有确切的回应和确认,旅行社操作退改延也不可能完全无损,游客有诸多的不解或误解,也产生了不少投诉。在此我们呼吁游客需要理性维权,在此过程中给予旅行社更多的信任和配合。
◎聚焦3:行业发展方面,应如何解决受疫情影响的项目夭折、旅游人才流失等问题?
陆威:短期内投资策略和节奏会有所调整
受此次疫情影响,有不少的项目都停下来了,但我认为疫情对文旅产业中长期的战略和投资格局不会改变。在建和拟建的项目在疫情恢复后大部分应该都会继续推进,但是短期内的投资策略和节奏会有所调整。这是因为疫情恢复后,国家内需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这里面包括文旅消费的需求,文旅产业的基本面和发展格局不会受疫情影响。
何宇峰:建议政府简化文旅新项目审批流程
发展问题同样是旅行社面临的一大问题。疫情有可能造成了大量旅游从业人才的流失、各类旅游项目夭折,这个是对旅游行业极大的伤害,所以现阶段除了减压,还要考虑如何避免旅游项目夭折和旅游人才流失。
建议政府对于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的新文旅项目,缩短、简化审批流程,并在文旅项目的报建报批、银行融资等各个方面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引导旅游企业对文旅项目进行建设和运营。这样既增加了旅游从业人员的就业岗位、减低了失业风险,又可以利用这个过渡期建设打造新的旅游项目,并留住旅游人才,有利于复苏后的旅游行业发展。
郑文丽:旅行社对留住人才要有长远考虑
关于人才流失这个问题需要客观的看待,人才的流动不一定与疫情有关,即使没有疫情,旅游行业人才流动频率也很高。目前看来,旅行社行业暂时还没有出现极高的流失率,但旅行社也应该对留住人才有长远的考虑,毕竟旅游服务靠的是人的创造力,最重要的竞争力是人才队伍,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企业的发展才有后劲。
◎聚焦4:未来旅行社行业有哪些新机遇和新增长点?
朱少东:健康、养生出游主题成为新的增长点
旅游市场重启后,预计周末1至2天的短途周边乡村游、养生休闲游将最先快速崛起。此外,基于成熟高铁线网“快旅漫游”的方式,将吸引时间充裕、关注健康的长者群体;养生祈福、踏青登高、深度慢行等国内游出游主题将大放异彩。
陆威:旅游行业线上化加速
这次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线上化。未来旅游行业的新机遇,依旧会是集中在“互联网+旅游”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数字科技正在全面融入旅游产业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内容上,未来旅游行业的新机遇主要是文旅融合。旅游不再是以前的走马观花,其体验将更加深度、内涵将更加丰富,文旅融合可以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文旅产品,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郑文丽:实体旅行社需抓住“在线”机遇
创新是永远不变的原则,旅游产品和营销方式都需要创新。由于疫情期间在线平台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和左右了民众的消费习惯,所以利用在线平台强化宣传推广,以及在线营销,在线体验等等会逐渐成为民众普遍的消费方式。实体旅行社也需要借势发力,利用在线平台的优势扩展和充实自我的营销实力,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何宇峰:康养旅游将成游客新宠
经历了这次疫情,人们会更加注重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各类“运动+旅游”、“康养+旅游”的产品可能会成为游客的新宠,与体育及康养相关的旅游产品将产生新的增长,建议旅游企业可考虑打造运动、康养旅游项目或研发相关的旅游产品。
【记者】 郑洁琳 实习生 严方宇
【策划】陈韩晖 晏曾节 蔡华锋
【设计】左右文旅研究院
南方旅游产业研究院 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 联合出品
【作者】 郑洁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如果你计划去某个地方旅行,那么首先要弄清楚如何旅行。你打算单独行动,还是要抱团而行,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旅行方式有着不同的好处。由导游带领的旅行:报团旅行的时候会有导游陪同。旅行的过程通常会按照一个特定的行程进行。导游会带你去观光沿途所
作 者丨张赛男编 辑丨包芳鸣,见习编辑,张铭心图 源丨图虫2022年三季报披露已拉开帷幕。截至10月17日晚间,沪深两市共有407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度业绩信息。总体来看,两市预喜公司数量达386家,占比超过九成。个股方面,不乏业绩倍增的公司,
家庭装修中除了追求颜值美观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功能性,这其中又以储物功能尤为重要,作为承载家庭储物功能的载体,各类柜子就显得特别的重要,特别是对于年轻家庭这是一个非常影响实际居住感受的功能,毕竟随着居住的时长和宝宝的降临,家里面会有越来越多的
图片来源:unsplash* 来源:多鲸,作者:倪同学行业的光环褪色,投机客消失在雪野中,守夜人却仍在坚守。当我们还沉浸在盘点2019年的得失,编制2020年预算的时候,一场瘟疫的到来,直接修改了游戏规则的底层代码。所有的预测性叙事,都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