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龙头”都扛不住了,旅行社企业还能等来破局?

时间:2022-10-10 02:40:47 | 浏览:417

日前,因连续亏损而被深交所发函“灵魂拷问”的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信旅游”)终于在5月6日给出了官方答复,并就问询函关注的营收业绩连续下滑、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不确定性、是否存在到期无法兑付债券本息风险等情况做出了说明。闻旅

日前,因连续亏损而被深交所发函“灵魂拷问”的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信旅游”)终于在5月6日给出了官方答复,并就问询函关注的营收业绩连续下滑、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不确定性、是否存在到期无法兑付债券本息风险等情况做出了说明。


闻旅注意到,就在众信旅游给出答复的同一天,另一家头部旅行社企业凯撒同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撒旅业”)也因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而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代码前戴上了“ST”的帽子。


值得关注的是,在凯撒旅业相关审计报告中特别提到,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凯撒旅业累计亏损13.88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金额超过流动资产合计金额10.96亿元。因此存在可能导致对凯撒旅业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时间两大龙头出境游旅行社先后都因经营问题而被股市监管机构注意,旅行社行业生存举步维艰的状态已经被摆在了“明面”上,无生意可做,没钱可赚,亏到无法再“低调”,这种境况如何破?业者们难免再次焦虑起来。


众信旅游回复公告回答了哪些关键问题?


时间回到4月15日,众信旅游收到深交所问询,透露出的几个核心问题是其“营收持续下滑”、“主营业务惨淡”以及“现金流吃紧”,要求众信旅游做详细的说明。


5月6日,众信旅游终于对此做出了回复。


首先,众信旅游解释了疫情影响下的旅游市场大环境对于业务的影响,2020年1月24日起停止国内旅游团组发团,于2020年1月27日起停止出境旅游团组发团,公司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后续国内疫情好转,跨省游恢复,但全国常有零星疫情发生,旅游活动时断时续,而出境游更是一直没有恢复,导致公司自2020年、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均出现大幅下降。


为证明旅行社行业整体处于艰难状态下,众信旅游给出了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



由图表可看出,截止到2021年末,众信旅游的旅游服务还不是收入最少的,中青旅5.04亿元收入、凯撒旅业3.53亿元收入,均少于众信旅游。


而在横向对比同业旅游服务收入之外,众信旅游也给出了自己2020-2021年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其2020年度亏损较为严重,主要原因为:


1、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导致公司全年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2、出境游产品因疫情原因取消,公司承担了较大的机票、酒店等损失,导致 2020 年毛利率出现负值;


3、行业下游客户同样遭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债权回收期延长,公司根据相关会计政策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4、公司历史产生商誉的投资项目全部为旅游行业相关公司,2020年度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7.23亿元。而这里提及的投资项目,主要为竹园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与上海悠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回复公告中,众信旅游表示国际旅游市场正在好转,公司将继续调整和优化业务布局、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缩减开支,增效降费;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偿债能力;与阿里寻求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加强业务与资本协同,在外部环境持续向好以及公司自身的不断努力下,管理层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营业收入继续下滑的风险较小。


经营性风险以外,问询函还特别提到了众信旅游现金流问题。截至2021年底,众信旅游公司资产负债率达95.31%,其中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银行借款、应付债券以及其他应付款共计18亿元,已经远超公司货币资金余额。“是否存在短期偿债压力,是否存在债务违约风险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也是外界对于众信旅游此次回复内容的重点关注所在。


根据众信旅游回复公告内容,虽然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合计约19亿元,但从货币资金、债务的到期情况及资金收支安排来看,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小。



而众信旅游未来的资金来源也是多元的,包括了从销售端获取现金流入、减持已回购股份(截止2022年3月,已减持股份550.00万股,已经回笼资金0.41亿元,尚未减持1,650.8万股,按历史减持均价预计剩余部分可回笼资金1.2 亿元)、加强应收款项的催收力度以及加快推进类金融板块资产处置的后续进度等。


被戴帽的凯撒旅业又发生了什么?


就在众信旅游给出回复公告的前一天,还有股民在股票平台询问其已连续两年亏损,并且今年一季度表现也不好,是否有ST风险,而众信旅游信心十足的表示,按照现行退市规则,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情况下连续亏损不会导致ST,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因此不存在ST风险。


事实证明,被问询的众信旅游确实没有“戴帽”,而是另一家龙头出境游企业,差点“吞并”了众信旅游的凯撒旅业,被风险警示“ST”了。


不过通过凯撒旅业发布的《关于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停复牌公告》内容可知,凯撒旅业的这次戴帽与经营业务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因为其聘请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其2021年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审计,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


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第9.8.1条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一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者鉴证报告,其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凯撒旅业因此才被“ST”。



至于为什么会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凯撒旅业在公告中解释,主要是公司部分对外投资事项未按照《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实施、对投资标的调查研究不够,以及对市场环境变化缺乏谨慎判断、与部分供应商存在超过正常业务规模的资金往来,从而导致列报和披露可能不准确的情形。


这件对外投资事件,具体就是凯撒旅业2021年度投资海南微凯创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900万元,占标的公司49%的股权,但截至报告出具日,其聘请的事务所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获知上述4900万元的资金使用情况,且除附注中已披露的关联关系及交易外,事务所无法识别是否存在其他关联关系。


不过在这起不确定的投资事件之外,审计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了凯撒旅业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累计亏损13.88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金额超过流动资产合计金额10.96亿元。上述事项,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凯撒旅业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而对于上述风险的整改,凯撒旅业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公司将继续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加强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监督管理,跟踪本年度存在的缺陷整改情况,通过对各类风险事项过程控制,加强内部监督职能,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不过其回复整改情况的内容中也透露出无奈:“奈何2021年下半年疫情止水重波,反反复复,各地疫情流动爆发,致使国内旅游业务恢复及拓展均不达预期,整体经营压力并未改善,因此公司未能实现投资盈利及控制成本的效果。”


“大船”行且难,“小舟”又如何能自我保全


事实上,疫情之下,营收连续下滑、如何改善持续经营能力是许多旅行社企业正在面临的困境。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仅2021年我国就有19541家旅行社企业注销。


而作为疫情前出境游旅行社龙头企业的众信旅游和凯撒旅业,面对主营业务基本“全废”的情况,并没有就此“躺平”,也在积极自救,寻找破局之路,甚至还尝试“抱团取暖”。


2021年6月,凯撒旅业宣布并购众信旅游,拟通过向众信旅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后者股份,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消息公布后旅游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高度关注,并认为一旦合并成功,旅行社市场格局将会就此改写,凯撒旅业也将成为该领域的“托拉斯”。


然而,因为复杂的股东关系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凯撒旅业与众信旅游的这场“世纪婚礼”并没能如愿举行,合并案最终“告吹”。但对于彼时两家股票还是带来了一定的拉升成效。


抱团计划失败后,凯撒旅业调整战略,将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加大国内游投入,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5000多条国内旅游线路。但是从营收结构来看,2021年凯撒旅业的旅游收入为3.54亿元,仍有65.99%的跌幅,转移到国内市场对其业绩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其最新数据显示,旅游业务占凯撒旅业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下滑至37.61%,一半都不到。



而众信旅游在与凯撒旅业合并失败后,选择再次投入阿里的“怀抱”。2021年12月8日,众信旅游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4.41元/股价格受让约6%的股份,总价款2.41亿元。除此之外,众信旅游也积极布局国内游市场,加大业务转型,尝试进军免税赛道和直播领域。比如2022年众信旅游先后与中免集团、王府井免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6月众信旅游投资创建的MCN机构“众信方舟”正式投入运营,试水直播带货。


总之,就是在不放弃旅游产品的前提下,做尽了各种有赚钱可能的尝试,但从结果来看,收效甚微, 因为“远水”终究难解“近火”,有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对旅行社的冲击是“毁灭性”的,如果疫情一直保持当下的严重趋势,旅行社再怎么努力发展“副业”,短期内破局或难以实现。


这一点在2022年表现地尤为明显,“清明”“五一”小长假本是上半年带动旅游市场的关键有利节点,但是由于疫情的反复以及多地实施熔断政策,清明小长假冷清不少,五一假期更是“惨淡”,旅游企业痛失两个“黄金周”。


据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3天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而“五一”的5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减少42.9%,仅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很快,就要再次迎来2022年上半年的最后一个小长假端午节,就目前全国疫情防控的“焦灼”程度而言,是否能迎来久违的假期出游,仍未可知。


封面及部分配图源于摄图网。

相关资讯

张湾区推行歇业登记助企业纾困解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晓娟)8月25日,张湾区行政审批局成功为十堰金榜题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办理歇业备案登记,成为张湾区歇业制度实施以来的首家歇业登记企业。据了解,受疫情影响,该公司经营陷入了困境,公司负责人姚女士不得已打算注销。

平顶山湛河区:民营企业致富思源回报社会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焦河洋 通讯员 马磊 吴金金“感谢爱心企业的帮助,我一定励志勤学,争取学成后回报家乡,把爱心传递下去,温暖更多人。”8月26日下午,平顶山市湛河区“光彩助学”捐助仪式暨“万企兴万村”行动表彰大会在区机关礼堂举行,曹镇

焦作中站区:“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今年以来,焦作市中站区月山街道办事处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点、有力抓手,从“招”到“落”到“产”实行一包到底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甘当企业“店小二”,探索“三零”服务新模式。目前黎明恩昆年产3000吨2-戊基蒽醌和郑州大学(焦作)工

新乡又有两家企业获国家知识产权最高荣誉,均来自长垣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娜 通讯员 庞卫东 王晨光9月29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获悉,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评定结果日前正式出炉,我省11家企业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其中新乡市两家,分别是河南驼人医疗

安徽蚌埠蚌山区加快规上工业企业入库

当下为加快申报进度,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统计局采取三项措施,做好规上工业企业申报入库工作。加强摸底对接,做好前期准备。积极与科技经信部门和乡街对接,及时了解全区新投产拟升规的重点企业名单,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早着手早入库,做好企业申报相关指

扶沟:助企纾困保障企业生产平稳运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化祎 李昊 通讯员 穆文涵 王志强今年以来,扶沟县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防疫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纾企业之所

山东莒县今年将抓好“十大企业集团”培育新发展中小微企业1000家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1日讯 1月11日上午,日照市莒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莒县人民会堂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费立志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报告。报告中指出,2020年,莒县坚定不移振兴工业,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振兴工业“

旅行社转型拍情景剧、卖酒精,旅游业的自救之路

拍段视频、客串情景剧、玩直播、卖口罩……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不务正业”起来。新冠疫情爆发,各行各业居家隔离,国民出行受阻,旅游业饱受打击。前段时间,签证巨头百程旅行网宣布破产,更加凸显旅游业的窘况。一场行

跟团旅行和独立旅行哪一个更好?

如果你计划去某个地方旅行,那么首先要弄清楚如何旅行。你打算单独行动,还是要抱团而行,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旅行方式有着不同的好处。由导游带领的旅行:报团旅行的时候会有导游陪同。旅行的过程通常会按照一个特定的行程进行。导游会带你去观光沿途所

谁将坐稳光伏企业的头一把交椅,隆基or通威?

6月1日,通威股份被纳入A50指数,至此,A50中将含有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两家光伏公司,在代表各行各业翘楚的50家上市公司中可以独占两席,可见光伏产业仍然朝气十足。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耳濡目染地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但当真正需要确定投资哪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湛江头条新闻网奥地利旅游网德夯苗寨旅游攻略嘉兴新闻头条网南宁地铁资讯网崇左石林旅游网南宁午托网运动品牌大全陈百强歌迷网蓬莱八仙过海景区巴哥犬资讯网向涵之影迷网婴儿车品牌黑龙江旅游网爱彼手表收藏
旅行社信息网-云南旅行团旅游报价查询、旅行社排名前十名、云南本地旅行社报团、康辉旅行社旅游线路、caissa凯撒旅游、锦江旅游、广东中旅、众信旅游、广之旅、春秋旅游、南宁中国青年旅行社、桂林旅行社三日游、旅行社、芒市旅行社报团、武夷山旅行社报团、云南旅行社纯玩团、旅游团、旅行社旅游线路、大连自由行导游推荐、昆明国际旅行社报价、云南5天4夜自由行攻略。
旅行社信息网 omlc.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