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02:42:23 | 浏览:284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远帆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2年7月9日06版)
【名片】
李俐,2017年底转行进入旅行社,现为湖南省中青旅国际旅行社荷花池营业部负责人。尹雄,湖南省中青旅国际旅行社总裁,从业20年的旅游行业老兵。
【故事】
我们有个“自助小分队”
长沙市蔡锷北路222号。
一家奶茶店旁边,一条仅一人宽的过道,旁边挂着一个浅蓝色牌子,上面写着“湖南省中青旅国际旅行社(荷花池营业部)”。
走进过道,沿着狭窄的楼梯上二楼,是一间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办公室。
“2020年初,从湖南大剧院搬到车站北路;去年8月,又搬到了这里。”营业部负责人李俐说,现在这个营业部面积不到原来三分之一,但因为是自家门面,每月省去几千元房租。
“早两天一个去新疆的团,因为核酸问题取消了。上午9点做的核酸,下午6点结果还没出来,上不了火车。”李俐一早上就忙着协调退费的事。
疫情防控进入第3个年头,这样的事时有发生。
李俐形容现在做旅游是“见缝插针”:“平稳就赶紧做。很多团吃住行都安排好了,突然因疫情取消了。”
“疫情刚开始,觉得休息一两个月也好,时间一长就越来越焦虑了。”李俐说,在湖南大剧院时,一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搬至车站北路店的当年是400万元,而去年只有200万元。
“以前出境游动辄几万元一个人的单子,现在更多是一日游。”李俐介绍,疫情发生后,门店业务基本转向“周边游”。
“99元,包车包玩还包饭,靠做量。”说话间,李俐接到包车司机的电话说,最近油价涨幅很大,包车费用要涨,这也让她很头疼。
为了抱团取暖,李俐和一些中青旅其他门店的从业者搭建了一个“中青自助小分队”微信群。“有些团有时缺一两个人,通过这个小微信群,我们会互相帮助补足。”她说。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提供一些与过去不同的东西。”李俐的办法不少,比如组织市内一些老年歌舞艺术团体去外地展演。“一个团二三十个人,去外地演出,也要玩上几天。”她说。
为了维持门店运转,李俐也将一些旅游地的特产进行直播售卖,卖过浏阳的红薯片、酸枣糕、豆豉……“我专门花了1000多元钱,学习拍视频和直播呢。几个月下来,也卖了快2万元钱的货。”她说。
靠的不是耐力,而是转型的速度
疫情发生前,湖南省中青旅在全省有400多家像李俐经营的这种门店,覆盖全省。而到目前,门店减少了100余家。
来到湖南省中青旅国际旅行社总部办公区,见这里安安静静,没有过去那种嘈杂。其总裁尹雄坦言,这是旅行社历史上最难熬的时期。
2016年初,湖南省中青旅从传统旅行社转型为平台型文旅企业,自主研发了集旅游销售、管理、操作、结算于一体的四网合一软件系统,整合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成为旅游资源方与销售方的集约平台,当年销售额即达到近7000万元,成为全省旅行社中的领军企业。
“公司2019年营业额有4亿多元。”尹雄说,疫情袭来后,2020年和2021年营收下滑至1亿元左右。
“最难熬的应该是今年初,疫情反复已是第3个年头,口袋里余粮不多了,更重要的是未来仍不明朗。”尹雄说,最明显的表现是,总部人员流失了40%。
今年5月以前,和其他旅行社一样,湖南省中青旅也一直处于放假状态,只有高管每周碰一次面,研判一下形势。
5月1日,湖南省中青旅在长沙吾悦广场举行了一场致敬旅游人的行业复苏公益演出,并正式复工。
“我们在疫情防控中做了许多这样的公益演出和旅游活动,只赚吆喝不赚钱,是为了向外界传递我们旅游业的声音,告诉大家我们还在。”尹雄说。
不过,在尹雄看来,熬,虽然是疫情防控中旅行社行业的生存状态,但能不能挺过来,靠的不是耐力,而是转型的速度。
“旅游行业不会消失,但需求端改变了。”尹雄说,因为疫情,他们将原本计划晚几年才做的转型提前了。
两年间,他们投入200多万元对系统进行开发升级。升级后的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顾客交易画像,实现精准产品推送;也能根据客户喜好,提供定制化服务。另外,请抖音官方派出团队对门店进行培训,利用流量进行销售转化。
中青旅还介入旅游资源上游方。近年来,“露营”兴起。6月中旬,湖南省中青旅与湘阴县青山岛签订运营协议,主打“露营+岛+沙滩+洞庭湖”,对青山岛进行策划包装与运营。此外,与醴陵、张家界西线旅游开展合作的项目,也在洽谈中。
在线下场景中寻找新突破口。“门店作为线下流量的入口,过去盈利模式单一,现推动门店向3.0升级,即以旅游为主业加特色产品销售,增加高频消费。以后还准备增加社群功能,使门店与客户的生活产生连接。”尹雄说。
(青山岛)
对于产品供给侧,湖南省中青旅也进行了改革。“过去旅行社产品,让人觉得走马观花,只适应老年人群;现在我们推出团队定制化产品,对团的行程和项目进行策划。比如一个团建活动,我们就要在行程中进行主题策划,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尹雄希望通过产品变革以及服务提升,获得新消费主力的认同。
“作为旅游人,我们都是爱玩的人,也是乐观的群体,希望通过我们的改变向行业发出一些积极的信号,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尹雄说。
【感言】
旅游业要挺过去
唯有迅速果断转型
熊远帆
没有疫情,旅行社也必须转型,疫情只是加速了转型。这是尹雄的观点。
随着自由行、自驾游、在线旅游的兴起,年轻人作为未来市场的主力,已与传统旅行社渐行渐远。疫情给了许多旅行社致命一击,也敲响了业界警钟。旅行社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服务,而新的市场形势下,服务内涵发生了变化。旅行社在疫情中迎来大考,考验其是否能提供适应新需求新变化的产品。那些仍希望疫情过去就能回到以前的旅行社,显然将成为落后产能。
化危为机的故事,在市场中永远存在。只有在危机中改变与蓄势,准备好在市场全面重启时,迅速果断转型,随时以新的面貌重返“战场”,才是应有的姿态。
[责编:封豪]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武总便打电话让下来两个老同学帮忙搬酒。一部分人青睐它,是因为此酒的品相很不错。后来,同学聚会上发生的一幕被一位老同学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瞬间引来了很多人前来围观,几乎所有网友很痛恨炫富这样的行为,故有不少网友便说:解气。
不管是去餐馆吃饭,还是大街上问路,或是入住酒店,都能感受到南宁人的热情。有说南宁是“骑在电动车上的城市”,还有说“南宁是一座没有电动车就守护不住爱情的城市”,由此可看出电动车在南宁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最为关键的是青秀山景区很大,我转了大半天景区还有不少区域没去,如此大的景区门票只有20块钱,那是相当划算。
大明山深入民间,这里拥有“无歌不成寨,无歌不成圩”的壮族歌圩,高亢婉转传唱千年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淳朴雄壮映照百态人生的邕剧,热闹非凡的宾阳炮龙节,多民族共庆的壮族三月三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广西新闻网实习生熊荣航摄自3月13日正式启动文化旅游进商圈活动以来,截至8月中旬,南宁市已先后举办9场文化旅游进商圈、推广促销活动9场、开展精品剧目进商圈演出85场,近250家文旅企业参与文旅惠民促销、暑期专场促销及旅游商品展销,积极拉动文旅消费。
其中一个朋友从河北省过来,这也是他第一次到南宁旅游。只不过,南宁作为一座首府城市,与国内其他省的省会城市相比,“存在感”并不算太强,如果不是有重大新闻的话,平时大家似乎都不太会关注南宁,甚至连南宁的对外知名度还比不上桂林或柳州,也就难怪很多人第一次来南宁,都会颠覆他们曾经对于南宁的印象。
线路六【智能生活科创发现之旅】推荐点位: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原能新生细胞生命科普馆、中科新松机器人智能制造体验中心工业旅游已然成为展现上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新窗口。
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的2022年上海科技节于8月20日在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为更充分发挥科普基地资源优势,提高全民科学技术素养,上海市科委联手上海市文旅局重磅发布了十条上海市首批科普旅游线路,用另一种方式开启属于市民游客的科技嘉年
全球旅游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疫情驱动旅游行业转型,以应对疫情下市场结构、旅客心理、消费模式的改变。作为博彩旅游为支柱行业的旅游目的地,澳门的经济受到新冠疫情及博彩结构调整的双重打击。实现旅游业态转型,打造全新的旅游布局、管理模式
尤其是滑雪,伴随着2022年冬奥会带来的场地、设备和旅游业的投入,这项运动已经逐渐从打卡式消费,培养出一大批深度用户,成为中产用户普遍青睐的休闲娱乐。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原本一些轻奢运动生活方式如滑雪、潜水、骑行等渐渐成为中产用户的新潮流。
这世间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技艺精湛闻名寰宇素有“饮食王国”之美誉四川更被誉为“吃货”的天堂7月19日“100个天府旅游美食”正式对外发布泸州四道美食入选,分别是尧坝红汤羊肉、古蔺麻辣鸡白马鸡汤、江门荤豆花作为全省“天府